寒假将至,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就寒假“双减”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全面覆盖。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 “双减”落地后,校外培训市场一片哀鸿。受此冲击,有些培训机构想方设法积极转型,而有些培训机构却想着“钻空子”,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应对。而随着“一对一”培训需求上升,培训机构改头换面授课忙,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而本次寒假,是“双减”后巩固成果的首个假期,谨防违规培训死灰复燃,便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公众话题。实际上,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培训市场不仅有“一对一辅导”这样的培训,还有其他更多违规方式,与“双减”政策打起“擦边球”“游击战”,如“大学生兼职辅导”“住家家政”等,这显然是违规培训的新动向。 教育部日前表示,2022年将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特别要加大督办、通报、约谈和问责力度,推动“双减”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而警惕校外培训寒假期间违规办学,落实教育部上述通知精神,才能把本次寒假的“双减”抓紧抓实,让教育回归本源,确保教育公平与公正。 ■刘天放 责任编辑:朱秀敏 江少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