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检察院:检徽映初心 文明润山海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5-06-10 10:12 编辑:吕芙蓉
漳州检察官微

云霄县检察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近年来,云霄县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建引领,丰富文明创建,践行司法为民,在抓好司法办案的同时,不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将文明创建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取得明显成效。2025年5月,该院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我市检察系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基层检察院。
党建引领
红色基因铸检魂
“要铸牢政治忠诚,优化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日前,云霄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林宏杰为全体干警讲授专题党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不仅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也进一步提高干警党性修养,激发干事热情,筑牢文明创建思想根基。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是云霄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党建+文明创建”模式的一项举措。近年来,云霄县检察院坚持党建领航文明创建,画好文明创建路线图,形成了“党建引领、部门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党性、党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自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26次,开展参观乌山革命纪念馆、向东渠事迹展示馆等现场教学21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贯彻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过程,思想铸魂赋能文明创建工作。
同时,为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云霄县检察院与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携手,创新开展“检核党建共建”活动。通过送法入企、座谈交流等形式,检企之间的“连心桥”越搭越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还畅通了检察和核电间的交流渠道,为核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法治动力。跨界加强与其他行业部门的党建共建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12场次,不仅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涵,也展现了云霄县检察院在服务大局中的担当作为。
文化育检
书香浸润检察蓝
在云霄县检察院的特色阵地建设中,一座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的院史馆犹如时光隧道,将检察文化与地域文明深度融合,生动展示了该院“明德崇法、笃行为先”的院训内涵。
记者走进院史馆多功能数字展示馆,一部宣传片随着动态时间轴缓缓展开,云山漳水的旖旎风光与检察事业发展脉络融合展现眼前,该片清晰勾勒出云霄检察的奋斗足迹。当参观者在电子屏幕前驻足,25项省级以上集体荣誉、55项个人表彰,见证着云霄检察人在追求公正司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干警的职业荣誉感油然而生。
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不仅展现该院充分利用室、廊、墙等打造特色阵地,更体现搭建起思想碰撞的成长平台的妙思。在“云山村居”法律讲堂,思维火花持续迸发。2025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以“牢记嘱托学谷公,实干笃行致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将文化育检推向高潮,14名青年干警用亲身经历讲述检察故事,从田间地头的普法实践到攻坚克难的办案瞬间,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使命担当。
文化浸润带来的思想升华,正转化为提升综合素质的强劲动力。在“耘海书社”的墨香中,在廉政文化长廊的清风里,云霄检察人不断汲取精神养分。近年来,该院创新“文化育检”模式,将业务论辩赛、法律文书制作大赛等岗位练兵与新春写楹联、篮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有机结合,构建起全方位素质提升体系。这些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彰显着检察队伍的专业素养。
志愿服务
检察温情暖民心
今年年初,云霄县火田镇的群众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法治年货”。在云霄县检察院“筋斗云”志愿服务队组织的“法治春联添年味”活动中,检察干警们将法治理念融入笔墨丹青。村民们围在案几前,看着检察干警们挥毫泼墨,纷纷感叹:“这春联既有墨香,又有‘法味’,真是送到心坎上了!”
这支成立于2015年的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30余场,从校园法治课到企业法律咨询,从社区反诈宣传到敬老助残服务,检察干警们用青春热血传递着检察温度,累计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
当法治的春风拂过城市社区,更需浸润乡村田野。由云霄县检察院干警组成的“乡村检察官”普法团队正书写着别样的为民篇章。他们走村入户开展“法治体检”,发挥专业特长“零距离”服务群众,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在田间地头,检察干警操着地道的闽南语为空巢老人讲解防诈口诀,手把手教农户签订规范合同。近年来,“乡村检察官”普法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县10个乡镇(开发区),定期巡诊收集需求、精准问诊制定方案、上门送诊解决问题,让文明实践的触角真正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司法为民
守护民生显担当
在司法实践中,云霄县检察院始终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融入检察工作实际,将文明司法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案件中。立足云霄“全国地标第一县”的实际,开展地标产品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地标产品犯罪,护航地标产业发展。今年4月,由云霄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开庭审理,该院探索“刑事打击+民事追责+行政监督+公益诉讼”全链条保护模式,为云霄的地标产业撑起了一片法治的蓝天。
如果说守护地标产业是司法文明的“硬实力”,那么呵护困境儿童则彰显了司法文明的“暖温度”。2019年,云霄县检察院干警在普法宣传中,发现一起因父亲服刑、母亲患病导致适龄孩子林某未能入学的案件,该院查明原因在于家里未办理孩子户口登记后,当即协调监狱、户籍公安等相关部门,为孩子补办出生证明、落户入学,并协调学校减免食宿费用,维护未成年人林某的合法权益。2025年初,林某母亲确诊直肠癌时,检察干警们又再次发动爱心接力,联动妇联、民政局、学校等为这个家庭筹集手术费,让手术如期进行。
“六年接力帮扶,我们不仅是法律监督者,更要当困境儿童的‘国家监护人’。”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第五检察部检察官陈妙娜的话语,道出了该院司法文明实践的真谛。近年来,该院聚力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司法救助40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3.4万元,用实际行动照亮困难群众的“希望之路”。
当法治阳光穿透枇杷林的晨雾,检徽在云霄大地上熠熠生辉,这片热土正因司法文明的滋养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未来,云霄县检察院将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让法治与文明同行,让希望与温暖常在,立足检察职能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向上向好,谱写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王琳雅
通 讯 员 林淑惠
钟 淳 文/供图
责任编辑/吴志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