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笔者来到云霄漳江口美丽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远眺红树林如随风摇曳的“绿岛”,一条条栈道如长龙蜿蜒,其中,一抹正在游动的“橄榄绿”特别惹眼——原来是东坑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正在穿林巡逻。
近年来,云霄县公安局东坑边防派出所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以“呵护生态文明、争当卫民先锋”为己任,在维护辖区治安的同时,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漳江口红树林。多少个日夜,不论风吹日晒,这群可爱的人演绎着爱护红树林的动人故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态守护坚持到底的红树林精神。今年,这群“生态卫士”被评为“最美漳州人”。
竖起生态“盾牌”
站在漳江口的海堤上,放眼远眺, “绿浪”起伏,千鹭鸣红树。滩涂上,渔民在忙碌地作业,鸟儿在旁边悠然觅食。真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而以前的红树林却不是这番景色,盗伐红树林、盗猎海鸟等现象非常严重,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为了守护这片“天堂”,东坑边防派出所官兵们不辞辛苦地守护着。
“虽然警力有限,每周我们还是坚持抽调两三个人到保护区进行巡逻。”东坑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兼竹塔警务室警长林平勇告诉笔者,保护区面积广,一次巡逻至少要花两个多小时。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坚持每星期至少巡逻1至2次。特别是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更是自愿放弃休息时间,加强巡逻力度。
2011年8月,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一伙人经常盗猎大白鹭等国家保护鸟类。边防派出所的战士们紧急出动,日夜蹲守,最终成功破获红树林保护区第一起非法狩猎案,极大震慑了盗猎违法犯罪行为。2012年至今,保护区未再发生一起盗猎违法案件。
东坑边防派出所成立了“红树林义务巡逻队”,利用候鸟迁徙、退潮等时机,联合竹塔村巡护队开展治安巡逻。将红树林保护区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的摄像头,连接到监控平台中心,编织了一张红树林安全“天网”。
从环保使者到护林专家
笔者在红树林周边的一家杂铺店里见到,林平勇和巡逻队队员们与店主王万成热情寒暄之余,还不忘宣传环保。看得出来,他们经常进村入户,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以前,我们都不知道红树林的好处,甚至还将保护区的林木砍下来当柴火烧。”王万成感慨地对笔者说,“经过边防官兵的宣传后,我们才知道原来红树林是一个宝。现在,大家都知道要保护红树林。红树林保护好了,村里的滩涂养殖业也发展起来。”
现在,红树林边的竹塔村村民不仅保护红树林,还向红树林参观者宣传环保知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护红树林的行列中来。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滩涂上生长着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木榄、海漆、老鼠勒等红树林植物。”一谈到红树林,派出所战士吴旭东如数家珍,对树种的特性和分布都了如指掌。官兵们上网认真查询红树林知识,请教专家,掌握红树林物种、鸟类迁徙规律等丰富知识。他们慢慢地从“门外汉”成长为“护林专家”。
接力生态守护
在边防官兵的心中,红树林也是漳江口的卫士。他们把红树林当做自己如兄弟般的战友,特别珍惜这片美丽的树林。他们身上也闪耀着红树林勇斗风浪、生态守护坚持到底的精神。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更迭频繁是边防所的一大特点。但是,人员在变,“接力护卫红树林”的誓言始终不变。“每年新加入边防所的官兵一个月内要熟知护林知识,要调离的干部和退伍的老兵也相约栽种树苗。”派出所战士张森贵告诉笔者,“当兵有了护林的经历,人生就多了珍贵的历史。”就因这份信念,每年返回“看望”红树林的离退官兵人数不少,他们把对绿色的坚守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践行。
生态守护,已成为红树林保护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成为东坑边防所的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财富。
当我们驱车离开的时候,那抹橄榄绿又继续穿梭在漫长的红树林栈道,仿佛与红树林融为一体……
⊙ 林琳 王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