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 贫困户看病有了“医疗保姆” 医疗救助范围全覆盖、报销比例提高、费用支出减少后,贫困户看病还难么? “依旧难。难的是迈出家门的那一步。”雄鸡村贫困户张巧娇告诉我们,村子里诊疗条件滞后,卫生所没有诊疗资质,看病到最近的医院至少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医院后还要挂号、找医生、拿药、填单据、报销,一系列操作让人想想就觉得复杂。”在张巧娇看来,这还仅是一次出门要完成的“事项”,如果需要经常复诊,简直“不敢想象”。 “许多贫困户文化程度低、见识面窄,到医院看病对他们来说是项难度很大的工程。所以有病就忍着,小病熬成大病。”太平镇党委书记张文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解决群众的切身困难,就是我们党委政府分内之事。”去年下半年,镇里与合作医院诏安县协和医院联系,定期走访贫困户,发现有人患病就及时上门服务,当好贫困户的“家庭医生”。 为了解决就医交通不便问题,县协和医院专门购置四部义诊车,每月定期下乡免费进行健康检测,每周一到周五派出4名医生到太平镇各村轮流义诊;对于前来医院就医的贫困户,实现接送免费、诊疗免费、食宿免费。 彻底解决贫困户“看病难”,还需要“一站式”服务来帮忙。去年起,全县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开通“绿色通道”服务。贫困户不仅可以在定点医疗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还能即时报销相应补偿费用。“特别是县医院新设立的‘医保服务站’,帮我们一次性办结所有相关审批手续,可方便了!”张巧娇说。 张巧娇就是从这时起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义诊团队每月都会来为她进行检查,并为她的高血压、贫血、偏头痛、颈椎病等多种疾病“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免费提供药品,督促她及时治疗。大半年下来,张巧娇逐渐恢复了劳动能力,并加入到村合作社中,通过养鸡养鸭来实现脱贫。 “如果碰到大病、重病,我们还会按照分级诊疗模式,及时与医院一起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并全程协助完成医疗救助手续,为贫困户减负减压,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太平镇人大主席叶龙钦看来,积极探索健康扶贫新机制、推进医疗资源和人才下沉、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服务水平,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助推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起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要精准扶贫脱贫、拥抱全面小康,这与我们‘健康扶贫工程’目标不谋而合。我们正全力以赴把病根和穷根统统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