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特别的“内地西藏班”

来源:漳州新闻网    2021-11-27 10:43     责任编辑:苏艺颖

  2021年7月22日,正在西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拉萨市八廓街上一家藏族服装店里,与小店主旦增卓玛亲切交谈。一时间,这个普通的女孩成了聚光灯下的一个焦点,而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漳州市第三中学的一名学生。

  为何远在雪山高原的学生,会不远万里到漳州学习?这个“内地西藏班”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近了这个群体。

  1985年9月,我国开始开设内地西藏班。36年来,内地西藏班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了西藏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漳州作为推动内地西藏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目标,积极探索西藏班“思想坚定、民族融合、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培养之路。

漳州于2002年、2004年分别在漳州一中、漳州三中开设内地西藏班散插班。截至2021年,全市共招收1056名西藏学生,目前817名西藏学生均已毕业,全都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现在还有239名西藏学生在校就读于高一、高二、高三。

  一颗爱国种子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在漳州一中的校内朗读亭前,来自西藏的尊追曲吉正缓缓朗读着方志敏的作品《可爱的中国》。

今年3月,漳州一中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并举行爱党爱国红色经典诵读比赛。“读书社和工作室的开办是福建省教育厅探索创新内地班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内地班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漳州一中校长助理杨娟表示,“我们让西藏学生参与到读书社的朗读会,诵读红色经典,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2002年起,漳州一中开始招收西藏学生。20年来,漳州一中共计招收566名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他们在这里成长成才,陆续走向人生另外一个阶段。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多措并举,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一个西藏学生的心灵深处。据介绍,漳州一中还开设桑味书屋、高原红工作室,促进西藏学生与当地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成长。今年10月,漳州一中还被评为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一棵“团结树”

  美玛央吉是漳州三中的学生,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没有回家。同学的温暖、老师的关怀让她备受感动。“这些藏生,就像自己家人一样!”漳州三中生活管理老师陈燕艺回想起自己刚接手照顾西藏生生活的那段日子,眼里温情脉脉,她说,“有一次有位西藏学生生病住院,我去医院照顾他。孩子远离家乡,心里其实很忐忑。我们更要如同家人一般去对待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

  “我们会持续推进‘老师与西藏生结对子’‘社会爱心家庭与西藏生结对子’等多层次的‘结对子’工作,给予西藏生在学习生活上有效的支持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他们民族融合团结的意识。”漳州三中副校长赖文辉表示。

漳州三中西藏生代表参加升旗仪式

  据了解,漳州三中还利用每周西藏生德育常规教育例会开展维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中华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学习,强化学生民族团结意识。2020年,漳州三中被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荣誉称号。

  为了让藏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异乡异文化生活,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落实落细对藏生的关心关爱措施。“我们会联合学校以更加多元的形式推动他们成长。创造条件让西藏班学生能够有机会深入到漳州的社区、企业、福利院及当地居民家中体验了解生活。”市民宗局民族科科长陈映卿表示。

  一朵“融合花”

  “学校有个理念,就是校园生活里面的所有文化活动,西藏同学一个都不能落下。他们要参与到校园文化生活的每一项活动当中来,也把他们当地的文化特色带到活动当中”漳州三中副校长赖文辉表示。

漳州三中扶贫济困义卖活动

  据了解,每年寒暑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漳州三中会引导西藏班学生践行实践精神,了解国防、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等,加快西藏生融入当地生活。此外,还不定期开展藏服和西藏民俗实物展、藏饰义卖、西藏生藏文书画展、西藏锅庄蹈表演等活动,让“格桑花”在校园内绽放。

  这朵美丽的“格桑花”同样绽放在漳州一中的校园里。

  早在2017年,漳州一中就成立了格桑花艺术团。同年,漳州一中组织37名同学表演戏曲《薪火相传梨园美》,并取得不错的社会反响。“艺术团的成立旨在丰富西藏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同学们全面发展,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借格桑花艺术团,也有助于藏族同学将藏族艺术发扬传承。艺术团还开设京剧等中国传统的艺术。这些活动不仅促进各族文化的亲密交融,也为校园增添浓厚的艺术氛围。”漳州一中校长助理杨娟表示。

  内地西藏班对增进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各族学生的沟通,离不开文化交流融合这个纽带。“每年9月份,学校都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深入社区与当地居民一起联欢。同时,结合中秋节点,举办一些班级活动。藏族的学生带来当地的舞蹈、音乐等文化节目,也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融入学校的生活。”漳州一中西藏部主任卢志攀说,“在班级日常教学过程和传统节日时,学校都会组织安排相关活动,让西藏班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魅力。如元宵节带西藏班学生到中山公园看花灯、端午节组织他们包粽子等。”(记者 曾婷婷 沈小琴 董立志 林祎凡)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