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丨搬出黄河滩的日子

2021-12-15 09:50  来源:新华网

陈瑞平在清点货物。新华社记者 刘金辉摄

  “小时候,滩区经常上水,把田淹了,有时水还会淹到村里,所以盖房子一次比一次高,我们村居住区比田地高两三米,一上水,就成了孤岛。”陈瑞平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上水少了,但滩区不允许上工业项目,所以没什么发展前景,一直盼望着搬出去。”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在黄淮海平原上完成了由北向南、幅度达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摆动,频繁的改道将上百万群众卷入滩区,他们在洪水和泥淖中挣扎了百年。搬出滩区、新建家园,成为一代又一代滩区人的梦想。2015年以来,河南30万滩区人开启了一场告别漂泊与贫困的“大迁建”。

  陈瑞平说,在滩区里,她们全家五口人住在三间瓦房里,交通不方便,翻大坡爬小坡,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孩子摔倒全身沾满泥。

  2019年,陈瑞平全家搬到了安置区,社区配建有幼儿园和小学,424户滩区群众搬到了这里。陈瑞平住进了三室两厅的楼房里,家里装了空调,孩子们冬天再也不怕冷了。

  除了在乡镇建安置区外,濮阳县还有一部分滩区群众搬到了县城旁边的集中安置区,这里离产业集聚区约5公里,本地就业更方便。

  刘记霞一家今年搬进安置区,她骑电动车15分钟就到了她上班的玩具厂。她是一名缝纫机工,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安置区配建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吃饭。新华社记者 刘金辉摄

  此外,濮阳县还将一批贫困户安置在社区的物业工作,让他们有持续的收入。张田英就是其中之一,她家里四个孩子,教育负担较重。搬迁至县城后,张田英在物业当保洁员,一个月有1800元工资,儿子女儿就学条件也变得更好。

  “以前在滩区,三间瓦房不够住,我们又搭了两间彩钢瓦房。村里卫生条件不好,一下雨,老鼠乱窜、蜗牛乱爬。现在搬过来,入住时房间已经装修好,地板滑滑的,墙壁白白的,水电气都有,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张田英说。

  据濮阳县发改委副主任田忠民介绍,濮阳县需要从黄河滩区搬迁4万多人,目前7个安置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大部分滩区群众已经搬迁出来。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