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履职为民的生动答卷——漳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五年综述

2022-01-03 10:41    一审:郭宁  二审:周惠真  三审:周惠真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

  回首过去五年,我市人大代表工作栉风沐雨、笃定前行,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来自全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负重托、依法履职,有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答卷。

   服务大局 奋战一线显担当

  “新时代赋予人大工作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紧跟市委决策部署,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发挥人大作用,推动决策落实。”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多项专题调研视察,依法履职尽责,推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21年9月,围绕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华安、长泰等地,察看先锋村红色教育基地、土楼齐家馆、华安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岩溪镇珪后村美丽庭院、长泰区初心馆、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专题调研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代表们与当地群众说热点、谈民生、话振兴,针对了解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农产品进城渠道不通怎么办?代表们提出建议,从政策导向、物流保障等多方面入手,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我市企业建设农产品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初加工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县级农产品冷链仓储和常温仓储中心布局,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状如何改变?代表们多方调研,建议针对乡村教师的需求进行定向培养和定向分配,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教师待遇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扶持力度,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幸福感……政府的关切、人民的需求,都在代表们一次次履职中落到实处。“紧扣中心、精心选题,视察调研不仅丰富了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也增强了履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人大代表、华安县仙都镇党委书记陈丽玲说。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五年来,人大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事业。特别是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市1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挺身而出、同心战“疫”。省人大代表、漳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洪敏俐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开具中药处方,中西医协同作用守护百姓生命安全;面对当时市场一“罩”难求的窘境,省人大代表、青蛙王子集团董事长李振辉积极组织员工提早复工、加急转型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多管齐下、快速提升防疫物资生产能力,确保防控用品及时有效供应;意外受伤导致脚盘碎裂的平和县长乐乡乐北村人大代表陈金养,拄着拐杖开展对返乡人员摸排工作,宣传引导群众逾200户;龙文区人大代表黄婉茹主动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当起“跑腿员”,每日按时送菜、送水、倒垃圾,风雨无阻……

  从生产到生活,从党政领导代表到普通群众代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坚守一线、脚步不停,汇集起坚决打赢抗疫阻击战的人大代表力量,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为民代言 赢得群众满分点赞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听到群众抱怨晚上部分路段的灯是暗的、得摸着黑回家,而白天另一条路上的路灯却常亮着,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诏安县人大代表田旭勇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县人代会上,田旭勇将问题写成建议上交。接到代表的反映,县城管局迅速和供电部门联系,组织若干个小分队分头对全县街道路灯逐一排查检修,并对路灯开关进行节能设置,仅一个星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人大代表不仅要广泛根植于群众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更要对人民群众负责、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全国人大代表郭晶晶说。

  五年来,市人大代表围绕全市大局和群众关切,街巷听民意、企业访实情,共提出意见建议736件。2020年,王松柏代表针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中施工难度大、物业管理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关于加快推动市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的建议》,得到了承办单位市城管局的高度重视,迅速开展调研并办理了该项建议,有力推动了我市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工作。这项工作从启动至今已经四年了,推动了我市216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惠及5万多户居民。“环境更好了、管理更高效了,现在我们推开门、打开窗,就能看见幸福生活的模样。”市民赖德双的话,道出了无数漳州百姓的心声。

  为了进一步加大建议的办理落实力度,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建议办理与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结合起来,每年筛选确定6至10件民生焦点问题作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由常委会领导领衔重点督办,以点带面促进建议办理工作落实落细。在办理陈彬代表提出的《关于合理规划布局市场活禽定点屠宰的建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推动相关部门制定了《漳州市中心城区禽肉定点屠宰供应工作方案》,成立落实禁止活禽屠宰交易领导小组,着力加快推进终端销售模式,代表反映的民生难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面对面与承办单位沟通交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办法;建立承办单位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强化在办事项动态跟踪;组织开展建议办理调研检查、抽查督查、满意度测评,办理结果接受代表和社会监督;建立常委会领导领衔重点建议督办制度,推动承办单位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办理质效……五年来,我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结率高达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建议办理工作受到省人大肯定,全国人大办公厅《联络动态》专版介绍我市经验做法。

  多元保障 履职水平提质提效

  如何帮助人大代表更加贴近群众、更为及时有效履行法定职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应运而生。

  “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已经成为治理前沿的‘舆情站’、民主法治的‘宣传站’、为民分忧解困的‘暖心站’,为基层治理、畅通社情民意提供了制度化渠道。”在市人大代表、角美镇吴宅村党支部书记黄满全看来,代表活动室的建设,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代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在芗城区金源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室里,一封关于“周边路面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反映件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代表们迅速拟定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并在当年的人代会上提出,最终推动该条老旧破损道路得到全面整治升级,小区出行更加畅通、便捷,居民们交口称赞。芗城区各级人大代表每月还轮流“坐班”听民声,自觉参与到群众生活的点滴民生小事中,化被动反馈为主动收集,深受基层人民群众好评。

  而这些,仅仅是市人大常委会做好代表服务保障的小小缩影。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五级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结对互联,依托代表活动室开展常态化政治学习、听取群众意见、述职报告等系列活动,使人大代表广泛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真正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目前,全市共建设人大代表活动室(联络站)438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活动室全覆盖,并延伸到部分村(居)、开发区和行业协会,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具体措施,制定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若干意见,促进代表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联系人大代表活动540次,联系人大代表5125人次;邀请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255人次,组织代表参加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活动750人次,代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大;举办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11期,培训代表586人次,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我市还设立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搭建服务平台,健全履职档案,加强履职活动宣传,不断优化代表履职服务和监督管理,并定期向代表寄送资料、发送信息,及时通报工作动态,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激发履职积极性,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新一届的人大代表整装待发。“我们将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的建议意见,热忱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切实做好人民的代言人,实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漳州市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们字字铿锵。 ⊙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何铭

责任编辑:刘长乐 林堃 张江璐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