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小巷深处有酒吧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2-02-13 16:15 责任编辑:叶祺敏原标题:得益于老旧街巷改造,市区许多小巷、社区里出现了小众店铺的身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小巷深处有酒吧

经过改造的龙眼营
登上传统骑楼品一杯英式特调鸡尾酒,踏着石板路弯进一家西式牛排店,钻进老旧区体验创意手工饰品……越来越多的小众店铺在选址上不再依赖黄金地段的高流量,而是选择将店面开在曲径通幽的市井小巷或老旧社区。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选择人流量大的黄金商圈,而是愿意蛰伏在静僻小巷?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开在小巷或社区内的小众店铺,探析他们落户于斯的“生意经”。
传统与新派的“冲突”体验
芗城区的芳华里是一条只有百余米长的窄巷,蛰伏在喧闹的古城一隅,独守宁静。云霄人谢洪亮在外奔波五年后,看中了芳华里古旧的老巷气质,决定在这里开一家小众的西式料理店。去年10月,谢洪亮租下位于巷口的一座三层居民楼,并进行重新装修,主要经营中西式特色料理。门店不大,租金不高,七个客桌,生意好的时候客流量可达50人。
在传统老巷子里开一家小众西式料理店,看似“违和”,却也是谢洪亮选址的创意,“在古老的传统巷子里吃西式美食,会让人自然而然产生冲突感和新鲜感,让小店更有吸引力。”
除了就餐环境,谢洪亮更在意餐厅的品质,“我们主要靠自身特色来征服食客的胃。”如今,谢洪亮每隔一周就会结合闽南风味,自主研发一道新菜,努力推出结合新式口味与本土文化的创意产品。
在芳华里的中段,一家酒吧绿色的外立面十分亮眼,藏匿于小巷中的它同样是通过创意产品来吸引消费者。“我们会根据客人的偏好,调制出独特的鸡尾酒。”店主奕帆表示,创意酒品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品鉴和打卡,客流量并没有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
经常来此消费的市民张女士表示,“朋友们在生活中发现优质小众店铺之后,都会相互招呼一同品味,逐渐成为聚会的好地点,但我们最看重的还是店铺独特的味道。”部分开在巷子里的店铺无法长久经营,正是因为缺乏“个性”,比如食物饮品的味道是否独特,店里装潢是否别具一格。张女士还表示,“开在巷子里的店要和大街上的店有区别,人们才更愿意几经周转来消费。”
门小客少更重线上销售
随着越来越多人习惯在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上订餐,越来越多的餐饮店主不再沿用“租金换流量”的经营模式,在店铺选址上摆脱对地段的依赖。
在古城的龙眼营里,有一家小店经营着泰式简餐,门店大概只有十余个餐位。这里与古城孔庙只有200余米的距离,是传统的居住区,少有店铺在此经营。
为何选择在此开店?店主卢静宜说,一方面,她本身是古城居民,店面是自家门楼,在此创业减少了店租的压力。另一方面,相对于客流量,他们更注重菜品品质。这家门店主打咖喱简餐,菜单上的菜色并不多,对此,卢静宜透露了她的营销秘籍,“突出有特色菜品,让别人很容易记住你,让客人想吃咖喱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你。”
虽然门面不大,但它在网上排面不小,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都有超高的人气。在美团上,一份咖喱简餐月销售量达到500余份。“目前,简餐网络销售占总销售额一半,如果服务需求持续增加,我们也会考虑扩大厨房或者扩店。”卢静宜说道。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藏在深巷的小店店面一般都比较小,客位也比较少。有的店铺甚至把餐厅做成一个大厨房,专注在产品网络销售。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餐厅大约20%的面积是厨房,80%的面积是前厅,但现在往往很多店铺在设计上刚好相反,更专注于升级菜品,提高厨房产能,服务更大需求。
租金是创业新手考量因素
一些需要现场体验的创业新门店,将租金看作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新元城市花园社区居民楼内,一家银饰店和周围水果店、食杂店、理发店等便民服务店铺并立,独树一帜。
店主黄艺真表示,对于创业新手,店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目前这间门店面积50多平方米,店租每个月在2000元左右,而在社区外的水仙大街上,50平方米的沿街店铺,房租就达到六七千块钱。”虽然蜗居在“格格不入”的社区,但她看中了老旧社区本身所处的好地段,新元城市花园与古城入口仅相距几百米,而且老社区的辨识度也更高。
通过互联网营销,黄艺真也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底气。平时,她会发布一些顾客手工成品到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一些到店体验的客人也会发朋友圈分享,或带家人、朋友、同事前来体验,逐渐扩大了小店的知名度。如今,门店实行预约制,每天最高客流量可达20余人。
记者手记:意想不到的“空间转换”
芳华里中段的小酒吧
大同路的咖啡屋
本意是改造街巷社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不曾想有了意外之喜,一些新业态在小巷深处诞生。这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那句话——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蛰伏于巷,也能吸引强大的客流。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落户小巷开门做生意,也得益于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实现改造升级,更加干净整洁。日前,古城商圈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之一的芳华里小巷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小巷进行了路面、管线、墙柱面、门窗等全方位改造,不但保留了小巷原有的风貌,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更令这条承载众多老市民生活记忆的小巷芳华再现。
去年,芗城区实施的老旧街巷整治提升项目还包括通宝巷、和平巷、芝山公园路、霞田下巷往元光南路通道、南太武路、阿波罗酒店路口至水石龟通道、龙江路(龙江花园西侧道路)、建元路(元光南路-解放路)、县后路、第一干休所通道、鑫荣美食街等11个,总长度2.3公里,总投资约2000万元,目前均已完工。项目通过实施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缆线下地、垃圾分类、规划车位、街景提升等措施,整治了路面破损、积水内涝、雨污混流、缺少照明等乱象,改善了“脏乱差”环境,达到交通通畅,出行便利,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的效果,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民群众获得感。
⊙记者 陈慧慧/文 李林/图
责任编辑:林 堃 蔡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