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红军攻克漳州!今天,我们共同追忆……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2-04-21 22:27      责任编辑:林依妮

 
 

 


 

4月20日

  一个值得所有漳州人纪念的日子

  1932年的今天

  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

  攻克漳州

  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芝山脚下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

  如笔挺的红缨枪刺破天际

  亦如高扬的风帆正待启航

  指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目标

  启动仪式现场  郭涛 摄

  4月20日上午,“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芝山大院举行。市委书记张国旺在仪式上致辞并宣布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王盛泽,市长王进足、市政协主席吴文团等市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黄水木主持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张国旺代表市四套班子、漳州军分区向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敬献花篮;王盛泽宣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二部的贺信;张国旺、王进足为“重走红军路”团体代表授旗。

  启动仪式现场  游斐渊 摄

  据了解,此次系列活动包括漳州战役课题研讨、纪录片、沙画制作视频展播、全媒体采风等主题宣传活动,还将开展主题党日、主题团日和重走红军攻克漳州路等主题纪念活动。

  让我们共同追忆90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

  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汲取奋进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漳州市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苏区老区,历史上多次发生对中国革命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众多红色遗址。芗城区芝山大院内有座三层小洋楼是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芝山红楼”。

  90年来,绿荫掩映的芝山红楼守护着漳州人的荣耀,她守望的这段历史是中国革命光辉的一页。

  故事,就从芝山红楼说起——

  1932年春赣州战役严重失利,中国工农红军从赣州撤围。毛泽东提出向敌军薄弱地区发展,但遭强烈反对。此时传来消息,粤东国民党军进犯根据地,巩固闽西苏区成为首要任务。苏区中央局审时度势同意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的建议,决定把中路军改称东路军,挥师闽西。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军委委员身份,随军东征福建。

  进入长汀后,毛泽东综合分析时局,深感东路军要执行入闽作战,巩固闽西苏区,压制厦门沿海日本侵略势力,必须“打出外线”。于是他连续致电在瑞金的周恩来,提出:东路军“必须直下漳泉,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周恩来对这一建议很重视,立刻启程亲自到长汀了解情况。1932年4月初,周恩来、毛泽东等在中共福建省委驻地——长汀中华基督教堂二楼召开军事联席会议,做出东征漳州的重要决定。

  当时闽南党组织和工农游击队已形成较好革命基础,且漳州经济富庶,地理易攻难守,东征漳州是最好的选择。会后,毛泽东率领由红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一路从龙岩长汀直下漳州,于1932年4月20日攻克漳州。

  龙岩考塘战斗之胜,打开了东征漳州的大门。漳州天宝决战胜利,红军进入漳州城的最后一道要隘被打开。如今漳州芗城区与南靖县交界处的风霜岭、十字岭依旧保留当时红军攻打国民党漳州守军的遗址。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十字岭守敌占据高地以机枪连为前锋疯狂扫射。红军前锋部队发起数次冲锋均未奏效,鲜血染红山涧。关键时刻,毛泽东亲自到前沿阵地寨前山指挥,加强兵力攻上十字岭边上的五峰山,从五峰山向十字岭俯冲,敌军土崩瓦解……

 

 

  漳州战役的胜利对巩固闽西苏区,震慑沿海日本侵略势力,发展闽南革命新局面,支援广东东江根据地人民的斗争起着重要作用,也为红军此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远离根据地集中兵力外线作战,攻打中等城市的一次成功战例,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

  这一战役中央红军共歼敌4个团,俘敌1674人,缴获大量军事战备物资,并第一次缴获飞机,不仅提升了战斗力,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军心。

  进漳后红军严守毛泽东制定的筹款政策,以铁的纪律和模范行动赢得百姓的理解信任。筹款筹物工作顺利进行,红军筹到100多万银元及食品、药品、布匹等大量物资。之后,红军在长汀办“金山银山”展览会,并把在漳筹到的银元重新熔制成苏区货币,为稳定苏区金融、发展经济作出贡献。这些款项和物资为红军胜利粉碎蒋介石第四次“围剿”及后来二万五千里长征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漳州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一战役奠定了毛泽东在我党我军领导地位的重要基础,基本明确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双星”定位。“红军东征漳州”与“平和暴动”和“闽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一起成为漳州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的三件大事。

  红军在漳的短暂停留为漳州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种和信念。红军革命精神穿越时空,成为激励漳州人民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全国文明城市,再到中国十大“心仪之城”,漳州获得一张又一张闪亮的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弘扬红军革命精神

  焕发继往开来干事创业的豪情壮志

  书写更加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

  我们信心满满!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