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再出发 ——漳州市首届新媒体粉丝节侧记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2-05-21 09:25 责任编辑:洪晓琳
歌曲《不忘初心》 本报记者 李林 摄

粉丝打卡 本报记者 张旭 摄
5月20日,夜幕降临,漳州古城北广场灯光闪耀、热闹非凡。“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漳州市首届新媒体粉丝节在这里启幕。
这是搭建党媒与粉丝交流互动的新平台,也是漳州广大网民的一场嘉年华。
晚上7时,舞美灯光亮起,瞬间将古城的夜点亮。
15年,5400多个日夜,是粉丝与漳州新闻网携手走过的日子。
舞台中心,LED屏幕上,来自社会各界的寄语视频轮番播放。
“漳州新闻网多年来讲述漳州故事,传播漳州声音,弘扬漳州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对居港乡亲起到了激励作用。”香港漳州同乡总会第九届候任会长郭绿明透过镜头用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漳州新闻网在海外传播上为乡亲们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
这种彼此的连接,打破时空,不再割裂。就像留学海外归国的黄凌所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海外求学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家乡的资讯。她坦言,这几年漳州新闻网所制作的英文播报、英文版二十四节气短视频、美食推介等融媒体产品形式新颖活泼,让海外求学与工作的人有了向外界介绍自己家乡特色的渠道,也能一解他们的乡愁。
舞台右侧,“在漳州 爱漳州”打卡点前,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沈毅玲带着两个孩子合影留念。
“看到舞台上播放的漳州新闻网发展历程视频,与大家一同熬夜、啃‘硬骨头’的过往不断在我脑海里涌现。”在闽南日报社挂职两年,她对漳州新闻网的团队拼搏精神与创新创造力印象深刻,“希望,未来漳州新闻网能进一步挖掘闽南本土文化,让漳州特色、漳州元素可以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闪烁的灯光,响彻云霄的音乐将越来越多的市民吸引到这次嘉年华。一时间古城北广场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台前热火朝天,幕后也同样激昂。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倡导网络文明新风、提升网络道德素质、维护网络安全秩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舞台后方,四名来自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在准备上台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向全市人民发出文明上网倡议。“我觉得网络环境应该是清朗、理性的,漳州文明网和漳州新闻网联合发出这个倡议,非常有意义。”网龄10年,13岁的陈予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不少漳州新闻网的“铁粉”来到现场,并为他们颁发“2021年度漳州新闻网‘铁杆粉丝’”水晶奖杯。这些“铁粉”里,有高校老师,有热心公益人士,有企事业机关工作人员,有传统曲艺文化人,还有长期为新闻网供稿的老通讯员……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却对漳州新闻网有着同样的热爱,为新闻网实力“代言”。
“去年开始,我们与闽南日报社-漳州新闻网共建‘闽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公益救助服务平台’。平台建立后,帮助近20位老人回家。”漳州市蓝手环公益搜救中心副队长王跃禹表示,漳州新闻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助力公益活动,用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践行党媒的责任和担当。
与王跃禹不同,林宪杉对漳州新闻网的喜爱来自女排情缘。 “我是一名女排铁粉,之前看到漳州新闻网推出专题系列报道《缘来如此——我与中国女排的那些事儿》,我每期必看。”林宪杉希望漳州新闻网能多宣传中国女排与“娘家”漳州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女排的“漳州情缘”与漳州的“女排情结”。
随着一壶壶的水倒入,启动仪式装备中干冰随即化为浓浓的白雾,漳州市首届新媒体粉丝节正式启动。现场,还开启了粉丝互动环节。“漳州新闻网是由谁主办?”“漳州新闻网是由哪家单位承办?”……一个个问题激起了现场粉丝们的热情,大家纷纷踊跃举手,争先抢答。
15年来,漳州新闻网乘风破浪,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望未来,漳州新闻网将踔厉奋发再出发。
“15年,正青春。” 闽南日报社副总编辑、漳州新闻网总编辑赖雄伟表示,漳州新闻网将紧紧围绕二十大主题宣传,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不断策划、生产一批接地气、有活力、能“出圈”的融媒体产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 沈小琴
责任编辑/徐镜正 林思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