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女排献上37年的“邮”衷祝福

来源:      2022-07-13 11:12      责任编辑:吴颖芳

  世界女排联赛开赛在即,集邮爱好者蔡炎明——

  为中国女排献上37年的“邮”衷祝福

  “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极限片

  蔡炎明正在编组第四框中国女排主题邮票极限片

  “中国女排里约夺冠”极限片

  1985年到2022年,37年,124张邮票极限片,他用一名集邮爱好者独有的方式,表达“娘家人”对中国女排的深情与祝福。得知中国女排即将出征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67岁的蔡炎明当即着手编组自己的第四框中国女排主题邮票极限片。“我把这一框的主题定为‘娘家人永恒的祝福’,‘邮’衷祝福我们新一届中国女排在大赛中打出好成绩。”

  女排签名 结缘“极限片”

  蔡炎明收集中国女排主题邮票极限片还得从1985年“排球热心者漳州大联欢”活动说起。“我是一名排球迷,当时我同事的爱人在漳州体训基地工作,她告诉我要举办‘排球热心者漳州大联欢’,我就很想借这个机会,请女排队员签名。”蔡炎明拜托朋友的爱人帮自己实现愿望。“当时张蓉芳是队长,郎平、姜英、侯玉珠、郑美珠、梁艳、杨锡兰、王乃康等队员都在我的明信片上签了名。我如获至宝,马上到邮政局盖了一个邮戳。”当时的场景蔡炎明仍历历在目,中国女排主题邮票极限片的收集也从此起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物资相对匮乏,这也让蔡炎明的极限片收集之路颇为坎坷。“极限片讲求‘票、片、戳’三合一。通俗地讲,就是邮票和明信片图案要相同或相似,再盖上与图案或主题相关地点的邮戳,从内容到形式,三者最大限度融合,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因此,收集极限片不是件容易的事。”蔡炎明回忆,当时市面上关于女排的明信片很少。1985年,由漳州体训基地编印的《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明信片,成为全国首套完整成册的中国女排明信片。收到该套明信片在漳州市邮政二支局发售的消息,他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往邮局冲。

  “一套1.6元,我一口气买了50套。”当时,蔡炎明一个月工资才40多元,50套明信片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但出于集邮的热情和对中国女排的热爱,他丝毫没有犹豫。

  有了明信片,还要给它配上相应的邮票和邮戳。为了给一张女排队员跃起扣球的明信片配上完美的邮票,蔡炎明可谓煞费苦心。“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看到,1965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邮票,其中有一枚排球邮票正是运动员跳起扣球,跟明信片上的姿势非常相似,称得上是绝配!”然而,由于发行年代久远,蔡炎明在漳州市面上苦寻不得,让到福州、上海等地出差的同事帮忙找寻也均无果。苦恼之际,他想到了远在南京、同为集邮爱好者的朋友,他抱着一丝希望给这位朋友寄出一封信,托其帮忙找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友跑遍了南京各邮局,终于买到了蔡炎明梦寐以求的邮票。路遥车慢的年代,这枚小小的邮票通过挂号信辗转来到蔡炎明的手中。“非常兴奋,马上跑到邮局去盖上邮戳。”时隔三十多年谈及此事,蔡炎明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潜心收藏 当好“娘家人”

  数十年里,蔡炎明一边关注着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一边精益求精地为每一张明信片配邮票,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盖上邮戳,乐此不疲。这些极限片里不仅有女排获得的奖杯奖牌,还有各个时期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更有许多女排在漳州娘家基地训练的珍贵画面。

  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低开高走,时隔12年后再度登顶奥运冠军领奖台。守候在电视机前的蔡炎明热泪盈眶,带着自己收藏的邮票和明信片前往邮局,庄重地盖上邮戳,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我已经收藏了数百张中国女排极限片,是时候编组成框了。”2016年,蔡炎明精挑细选出93张极限片,以“中国女排夺冠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为主题,整理归类,编组成框,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庆祝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

  几十年来,中国女排数历沉浮,无论巅峰或低谷、欢笑或泪水,蔡炎明都以“娘家人”的姿态默默关注与守候。“眼下,新一届中国女排即将迎战2022年世界排球联赛,作为‘娘家人’,我想借中国女排主题邮票极限片,更形象生动地展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历史,让更多的人通过极限片感受她们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传承发扬女排精神,也为女排后续的国际赛事加油助威。”蔡炎明说。

  ⊙本报记者 陈细慧 文/图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