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三彩涅槃记

来源:漳州新闻网      2022-10-11 09:44      编辑:郭宁

 
 

 

 

  这个陶瓷大盘叫“珠光三彩流连盘”。素三彩用色淡雅,与珠光青瓷独特的枇杷黄融合得恰到好处。两种陶瓷都曾随海上丝绸之路走向海外。让两种烧制技艺实现跨越时空“相会”的正是——传承人洪冰晖(洪树德女儿)、陈嫣(洪树德外孙女)。

  陈嫣表示:“我们本身两个瓷器用的是不同的土,不同的釉,不同的温度,所以从技术上我们就要攻克这几个难点,怎么样利用一个陶土,然后在一个温度上出两种不一样的釉色。珠光青瓷是高温的青瓷釉,素三彩我们之前用的是比较低温的陶釉。”

陈嫣制作的珠光三彩莲意盘在漳州市工艺美术馆展出

  陶瓷的制作一般需要揉泥、塑形、修坯、刻花、上釉、装窑、出窑七个步骤。

  曾经断代失传的两窑口陶瓷,在洪氏二十余年的努力下不仅得以复原,而且突破原有形制,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精致的茶器让品茶更为赏心悦目。素三彩鲜艳的釉色来源于铅釉,要想做成茶器就必须把烧造温度从800℃升至1200℃以上,使得铅不溶出。

洪冰晖检查出窑的珠光龙凤鸣翠壶 记者 梁健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同安窑珠光青瓷省级非遗传承人洪树德告诉记者:“做陶瓷就‘一土二烧’。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土做出什么样的(陶瓷),我们漳州的高岭土很多。”

  高岭土是提升烧造温度的必要条件。攻破这一难题后,便是保持釉色和设计器型,使其能符合当代审美,且能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希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够带动大家,不管是本地的,或者全国,乃至于世界各国的朋友,能够了解我们漳州的文化、历史,甚至于我们曾经的月港、海上丝绸之路。”洪冰晖如是说。

记者 郭斌 郭宁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为漳州市工艺美术馆供图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