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华庙见证两岸关系

来源:漳州新闻网      2022-12-08 15:59      编辑:吕芙蓉

     核心提示:云霄县华庙是闻名海内外的开漳庙宇。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南方余部以华庙为据点,阻击清军。辛亥革命时期,来自闽南和潮汕地区的革命志士曾在华庙宣誓拥戴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民国初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华庙亲笔题匾“云霄华庙”。华庙因此得名。每逢陈元光诞辰日,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海内外开漳后裔常常组团前来朝圣、观瞻。

  500年历史的开漳古庙

  华庙俗称“花庙”,坐落在云霄县城东南郊的阳霞、中柱两村毗连的田畴间,规模雄伟壮观。民间有“东山十八景,不如华庙一厝顶”之说,极言此庙之宏伟华丽。整座庙背依将军山,面朝半径岭,与仙人峰的诸多名迹古刹遥遥相望,形成漳江南岸的风景线。  

  华庙修建于明正德十六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庙主体建筑为二进一殿一天井结构,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采用前后廊歇山顶结构。该庙主要奉祀开国元勋夫人魏妈、“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及其开漳主要将佐神像。云霄是唐代开创漳州的发祥之地,历代以来,奉祀“开漳圣王”父子及其将佐的庙宇林立于城乡,但庙中祀有陈元光祖母魏太夫人(民间称魏妈)神像的,唯独华庙一处有之。据考,此庙的兴建者乃陈元光的将佐、河南固始县人方子重的后裔。为报祖上开漳的功德,方子重的后裔于明代正德年间择地而建,使之前瞻圣王祖母之墓,后顾圣王考妣之陵;又因魏妈当时对其部属方子重智勇赞赏有加,殊予关照,恩德隆厚,因此,方子重的后裔在造庙之时,特选莲花宝地而建,特别增祀魏妈神像,同享庙祀。为此,民众称华庙为“花庙”。现存的许多楹联如:“华胄增光,光发光州地;庙基稳固,固由固始人。”及“两三世拓土开疆,风微远播;千百载褒忠则孝,英毅常昭”等等,便可为证。 

  由于年代久远,华庙历经沧桑,几经兴废。清代嘉庆年间,华庙重修并增设佛堂和通庙大道。光绪五年(1879年),华庙大整修。1992年,华庙进行维修和扩建,台湾一批开漳方氏后裔纷纷踊跃捐款助力。竣工典礼当天,台湾开漳后裔组团前来华庙朝拜开漳先贤。

  闽南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云霄华庙是独具闽南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备受海内外古建筑学家的关注。它开设凹寿式三齐门,两侧配两耳门,门厅呈三山形歇山顶,门外廊竖立方形石柱四根,石柱上雕刻有关开漳历史的对联,正门额题匾“云霄华庙”。门口立圆形涡纹抱鼓石一对,抱鼓石上雕刻圆钱绶带、八宝瑞兽浮雕。正门前面有旷埕、照壁。大殿前置天井,两侧建廊亭。大殿内置梭形点金柱四根,前檐柱为圆形盘龙柱,柱上除了楹联,还雕刻瑞鹤、海水、祥云等。檐柱与外金柱间的穿插枋上安置木雕狮形驼墩各一件支饰抱头梁;内金柱两侧穿插枋上,装饰鱼龙形雀替,还彩绘人物故事画。

  华庙精巧的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屋脊上的彩瓷装饰。华庙的屋顶造型考究,工艺精美,不仅有雕龙饰凤、楼台亭阁 ,而且有历史典故、人物故事的装饰。屋脊上还装置活动机关,轻风吹拂,瓷雕能自动鸣唱,发出悦耳的音乐,令人不禁驻足称奇。由此,民间有“东山十八景,不如华庙一厝顶”之说,华庙真是闽南古建筑的一朵奇葩。相传,曾有卖油、卖碗两个商贩在华庙巧遇,都被华庙屋顶美妙的音乐所吸引。卖碗的稍不留神,跌倒摔破一担瓷碗。卖油的见状,戏谑道:“晴天白日何以雷声大作?”岂料话音未落,卖油的也跌了一跤,使油桶倾倒。卖碗的回敬道:“老兄手脚敏捷,雷声未过即大雨淹田,该谢该谢!”两人相视而笑,各自挑起担子回家,还不时回头眺望华庙奇妙的屋顶。

  据悉,后来,华庙精美的屋顶技艺被广泛地运用于漳州各地开漳庙宇,其中瓷雕技艺流传至今,成为闽南古技艺的一项绝活。清代以后,云霄和漳州民众带着开漳庙宇的香火移居台湾,独特华庙屋顶技艺和瓷雕技艺也随之漂洋过海到台湾。至今,台湾许多开漳庙宇依存着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华庙成为闽台古建筑传承一脉的见证。

  闽台一脉牵的见证者

  华庙历史悠久,至今留下诸多广为传颂的轶闻趣事,印下不少风云变幻的史迹陈痕。清同治年间,华庙成为太平军南方余部在云霄的活动据点之一,现仍遗存着太平军于供桌所刻的“天王天父天兄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字迹。据地方史志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天地会所传的云霄反清起义军(民称“会仔军”)首领、潮州人杨青山与方清来等云霄志士,为响应武昌起义成功的革命行动,率众攻打云霄城,与官军交战于城南汀仔洋。义军进退之时,皆以华庙为驻扎之地,他们在此庙中筹划策略,宣誓拥戴孙中山,为推翻清封建王朝的革命斗争而不遗余力。民国初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南下广东,途经云霄,顺道造访当时的国会议员、总统府顾问、云霄人方圣徵,并慕名拜谒华庙。他留宿华庙两天,与方圣徵谈论救国兴邦大计,还欣然题匾“云霄华庙”。 

  此后,华庙成为天地会海外后裔、台湾开漳后裔心中的圣地。每年,台湾桃园等地开漳后裔纷纷组团前来华庙朝拜开漳先贤,观瞻革命史迹。

  清代, 随着云阳方氏后裔迁移到台湾,华庙的“开漳圣王”香火也传到台湾地区。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的解冻,台湾云阳方氏族亲纷纷组团前往祖地云霄方氏祖庙和华庙朝拜祖先,开展方氏族谱交流活动,并捐资修建家庙和华庙,以及投资置业。1992年,台湾长荣集团董事方宽铭等嘉义其他云阳方氏裔孙经常组团祭祀祖先,方宽铭个人出资重建方氏太始祖昭德将军伯虞公祠和华庙。

  如今,华庙成为云霄与台湾、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海内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庙内还有不少制作精美的金字牌匾,如“漳台圣宗”等,都是宝岛台湾“开漳圣王庙”馈赠的文化礼品,又是两岸神缘文化的生动载体。近十年来,台湾地区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已数十次组团莅临云霄晋谒华庙,并频频赠匾献幛,传达了这些开漳后裔敬宗报本的良好风范。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