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话漳州”获奖征文选登丨外国人眼中的闽南之漳州篇

来源:      2022-12-28 10:10      编辑:高丽君

日本 内田千雅

  大家好。

  我是现任职于龙海区的一家台企的日本人。

  首先,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以往的经历。

  学生时代,我在日本的大学主修中文(在上大学之前,我只知道几个零散的中文单词)大三时到台湾交换留学了近一年,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东京的一家旅行社,该工作环境有机会用到中文,也有机会去中国出差

  当时就萌生了在海外工作的想法,再加上偶然的一个机会,于是下定决心去了北京,在那5年半从事了旅游的相关工作,之后来到福建省,今年9月底是第五个年头了。

  我第一次来漳州是进现在公司那会儿。入职之前,我来过厦门旅游,但从没来过漳州,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

  当时我知道的福建省城市只有厦门和福州。

  为进现在的公司,我从厦门机场坐车,奔赴龙海市(现在是龙海区,当时是龙海市)途中,映入眼帘的是悠闲惬意的乡村风光,我依稀记得曾喃喃自语到:“总感觉来到了别有洞天的乡村啊”

  当时(2017年的秋天),我任职的公司的工厂周围才开始建公寓,工厂附近仍留有很多昔日闽南传统红砖的平房(现在我知道这个叫做闽南红砖古厝)

  现在公司工厂周围的所有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筑建了富有现代化的新公园等设施,我认为这种发展速度放在日本是无法想象的(在日本需要走各种申请手续,决定后做不到当机立断采取行动)

  开始工作后,最初竭尽全力去适应新工作,有的时候周末也倍感疲倦,那会儿睡二轮儿觉,悠闲地在家度过周末居多。但随着工作逐渐上手后,得空儿就在工作结束之后,坐公交随性找一站下车,在附近散散步。周末会到漳州市内转转,以便了解未知的漳州。

  漳州的城区位于中心,但仍保留很多古老的闽南风住房,古城等具有历史价值的街道,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因为我很喜欢历史,所以很喜欢古城这样的老街,虽最近不怎么去了,但是刚来福建的时候经常出门走在漳州文庙、台湾路附近的古老街道上,就会用微信给日本的家人发照片看。

  我的家人对中国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是多么美好的地方。当看到发的古城照片时,也曾担心地说道:“你住在这么古老的城市啊!”因此,我想等疫情稳定,中日间可以往来后,想请他们来中国,将美丽的漳州街道展示给他们。

  另外,在漳州我想特别强调的就是方言。我在日本的大学的专业是中,自认为对中文(普通话)的相关知识颇有了解,同时也知晓中国各地有各种方言。

  进入公司,走在街上,到处都能听到的语言不是普通话,几乎都是闽南话。而且,闽南话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语言,已经堪称外语了,因为甚是不同,所以总感到来到了中国以外的地方。

  不管是公司、工厂还是街上,当地人先使用的语言都是闽南语,我买东西的时候对方也会用闽南语跟我搭话,但是我装作听不懂,他们便会用普通话跟我搭话。

  我既然也在闽南地区生活,就想尽量理解当地的方言,在厦门的大书店买来闽南语词典和闽南语会话书等学习。

  虽然实际购买且学习了,但与普通话的四声不同,闽南语有近八声,也因普通话中没有的发音多等原因,想起了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中文时的自己,马上就放弃了。

  好不容易买来的教材不使用太可惜了,在公司有时间的时候请当地的同事们教我发音,“〇〇是怎么说的?”慢慢地又开始重拾了闽南语。

  但是,感觉发音还是比较难,突破不了了的地方还很多,现在也很少做这样的练习了,即便如此,我还是一有时间翻看教材,想着尽可能的多说。

  对于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我觉得在漳州最值得推荐的地方还是土楼。关于土楼,我在上大学时期就学过,但当时只将它单纯地理解为“客家人住的的房子”,实际上去了当地之后,才懂得除了客家人生活的房子之外,还蕴含着诸多历史文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一个土楼代表拥有同样姓氏的人们守护着自家文化,至今也有人在此生活着,实际上去土楼时,上到2,3层俯瞰中庭,能看到祠堂,在那里祭祀着一族的祖先,还有厨房和舞台。住在里面的每个家庭拥有房屋的大小都差不多,数百年来,这里生活的人们都是互相帮衬地生活着,不禁让人觉得这正是所谓的小康生活啊!

  现在正在修建通往土楼方向的高速公路,今后去土楼的时间会大幅缩短,因此,高速公路通车后我打算到时再去好好参观一次。

  关于历史,闽南地区的闽南人有着坚定的信仰,这点也颇有意思。

  来漳州之前我在北京住过5年半,当然那里也有大大小小的寺院等,但我在那几乎没见过很多人经常去拜拜,或聚在一起聊天什么的。

  但是,来到漳州之后,令人吃惊的是,大大小小的庙非常多,而且经常有人在那聊天啦、拜拜啦,不禁让我觉得在这有强烈信仰的人居多。

  另外,根据农历举办土地公诞辰纪念等活动也非常热闹,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息,我也不知道具体的祭拜礼仪,但到庙里的话会模仿周围的人动作祭拜,也时不时地会去拜拜。

  也在庙里看过歌仔戏,但因为台词都是闽南语,所以完全听不懂在唱什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剧情,但是我觉得是看了也不会腻的传统艺术。

  我也非常喜欢配合歌曲演奏的民族乐器的声音,如果有机会二胡和扬琴也是我想学习的乐器。

  另外,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漳州可谓是对环境治理、街景建设、街道清洁非常重视的一个地方。

  例如,汽车、摩托车、公交车,特别是摩托车现在几乎都是新能源作为动力,不再需要汽油。公交车也大多采用新能源方式,传统汽油动力的巴士逐渐被替代。新能源电动汽车,乘坐感受更加平稳舒适性更强。人们习惯了电动车的舒适性,减少了传统的汽油巴士车的乘坐。

  在日本电动巴士数量还非常少,国产电动车辆生产状况低,这时候中国的BYD积极想在日本市场开展电动巴士的销售。

  在我的生活的地方,店铺前不能摆放商品,排除安全性的同时,也考虑到店面的美观,比以前情况好了很多,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周末休息时走在街上,为了维持治安,交警站岗指挥,志愿者们协助巡视。最近为了核算检测,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引导市民配合检测,多次看到他们指导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们的场面,体现了尊老爱幼的场面。而且很多其他感动的事也不在少数。

  让我再次体会到,生活便利的城市,有很多人支撑着它,多亏了有这些人在,才得以实现。

  以上,虽然是没有总结的文章,但是这是我在漳州生活中的见闻经历感受

  今后还会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今后会有什么样的经历,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非常期待。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