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品读陈小玲的文集《一城清韵》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3-02-12 11:23      编辑:俞映云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品读陈小玲的文集《一城清韵》
   曾丽琴 文/供图

  陈小玲近期推出的文集《一城清韵》分上下两卷,上卷是散文集,题为“向美而行”,下卷是诗集,题为“与美相伴”。文集上下两卷虽然文体不同,但“城”与“美”是两卷共同的主题。

  “城”指的是漳州。陈小玲是漳州人,而且是“老”漳州人。她熟知家乡并且热爱家乡,正如范希春在“序”中所论:“漳州是她放飞梦想的地方,也是她精神世界的故乡,更是她安放心灵的地方。对家乡的精神依恋和灵魂守望,在陈小玲的诗文得到了全面的展现。”

  散文集《向美而行》可以看成是陈小玲送给漳州的一部多篇章赞歌。该书由“一城旧事”“依依土楼”“恋恋村落”“家乡神韵”四辑组成,篇篇都述漳州。她从城市写到乡村,从河流写到大海,由景观而及非遗,自风物涉笔生活。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向美而行》起笔便是《一弯江水绕城过》。这篇长文以四部分详细叙述了九龙江“优雅得厚重,又厚重得优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寄放在西林村的千年记忆》《漳州的宋朝皇城——赵家堡》《别样的九峰古镇》《四座桥,串起漳州的古与今》等篇隐约可以勾勒出漳州自唐以来的发展史。《大地土楼的神韵》《暧暧远人村》《云水谣的禅境》《后坊古韵》《葛竹的喧嚣与静谧》等篇则记录了漳州众多的美丽乡村与独特土楼。而我尤其喜欢她写的漳州风物与非遗。正如她形容非遗漳绣“在岁月的拐角处兀自暗香”,漳州这座城市,不张扬不炫耀却自有它的暗香和底气。它物华天宝,又因天时地利,曾经繁盛无比。水仙花、茶叶、年画、锦歌、克拉克瓷等这些风物与非遗身上都可窥见其当年繁华之一斑。《那一朵盛开了千年的花——水仙花》《一片树叶的洪荒之力》《家乡的“克拉克”瓷》《牌坊,盘亘着一场历史荣耀》《古城觅年画》《漳绣,在岁月拐角处兀自暗香》《流淌在时光里的绵长锦歌》等篇写满的便是这样的繁华与繁华后这些物事隐入的日常。

  诗歌集《与美相伴》中吟咏漳州的亦不少,第一辑“故乡写意”全以漳州为题。其余像《木偶戏》《剪纸》《水仙花》《三角梅》《写意红树林》等亦可见漳州的身影。然而陈小玲的文章一向刚柔并济、虚实相生,没有直接以漳州城或其地点风物为题却并非就与漳州无涉。事实上,《与美相伴》整部诗集传达出来的那份从容、快乐的日常我以为便是漳州城与漳州人所独有的。

  《与美相伴》不谈庙堂之高,亦不叙江湖之远,而是一个女子最细微的心灵与日常。她仰视星空明月,她品茗抚琴,插花剪纸,有时亦翩翩起舞。她认识那么多花草,又从它们身上得到许多感悟,她在城市穿行,亦行走在无垠的时空里,慧心感悟一年四季,一日三时。《与美相伴》后四辑辑名“闲来拾趣”“心有所依”“时光颜色”“花开有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她的生活情趣与书写旨趣。漳州人与漳州城经历过繁华,对很多世事便自信得云淡风轻,自然地生出一股从容闲适之气,这正是林语堂之所以为林语堂的原因。然而林语堂在海外谈日常与闲适,只能是隔靴搔痒,陈小玲在漳州城写漳州人的生活,却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

  而这样的一种生活谁能不说它是一种美?这便是诗集以“与美相伴”为名的原因。漳州的生活是美好的,漳州的山海自然更是美丽无比,因是,陈小玲并不给全书述漳州的散文集贯以“故乡”或“家乡”这样的名字,而是直指其意,称之曰“向美而行”。

  除了以上之美,《一城清韵》还满蕴着一种美,那便是陈小玲的空灵文笔之美。卡尔维诺曾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讨论过文学的“轻”与“重”。他以卡瓦尔坎蒂的诗句来说明何为轻盈之文笔,以但丁的诗句来阐述何为厚重之叙述。陈小玲的文笔正如卡尔维诺所论之“轻”。她说“内心安静/琴声就响起来了/它会沿着一轮明月/沿着半山/沿着云水/弥漫在风走过的地方”(《古琴》),她感觉“茶再老/也是有灵魂的”(《一杯茶》),她形容小鸟的翅膀“盘旋,逗留/被谱到曲子上/一脉音流/点缀了晨光”(《最新的羽翼》),她明白自己的限制“在更高更远的天空下/走进一层层丝绸般的风里/走进重重叠叠的记忆/水气缭绕 万物花开/谁是天地间的过客”(《行客》),她最想做的是“与一株植物对视/遥想过往”(《远在春天》),而对视的结果是“世界静谧了/隔着叶片的疏影/梦与醒/忧与伤/一生中的明亮与阴暗/于粼粼的时光之上/沉沉浮浮”(《滴水观音》)……陈小玲的诗歌叙述正如她写的“禅舞”那样空灵飘逸:“轻踩脚步/携飞天的飘带”。

  虽然《向美而行》是散文集,无法像诗歌一样可以一飞到底,但同样的文笔亦不时在书中闪现:“背景是碧水、蓝天、青草、绿林,间或有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人行其中,一回眸转身,就有入画的感觉”“在斜斜细雨密织之中,倚着雕窗外望,一派郊野荒古意,别有情调。一伸手便撩到了一丝丝一缕缕轻轻盈盈舒卷飘荡的雾霭岚气”……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城清韵》上下两卷各美其美,而合起来便是美美与共了,而这一切,均是陈小玲对漳州与世界的美好期盼。且让我们翻开《一城清韵》,慢慢品味其中的美好。

  作品简介

  《一城清韵》分上下两册,上为散文集,下为诗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范希春撰写的《家国情怀 秋水文章》代序。范希春是文学博士,主要致力于中国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文艺美学研究,曾经是他的专业和本行。他在代序结语中说:“通读陈小玲的诗文,就像深入闽南漳州地区作了一次长长的历史旅程,欣赏了斑斓多彩的闽南漳州文化,领略了闽南漳州地区瑰丽多姿的自然风景,结识了这里的人,熟悉了这里的物,喜欢上了这方热土,而这一切,均来源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及其诗文传达出的浓浓的家国情怀。”

  散文集《向美而行》分四辑:一城旧事;依依土楼;恋恋村落;家乡情韵。以人文地理空间为脉络,以名胜为架构,以具有补白意义的散文、文化随笔的色彩语言来讲述漳州故事。

  诗集《与美相伴》分五辑:故乡写意,闲来拾趣,心有所依,时光颜色,花开有心。记录大自然、生活在不经意间迸发出的诗性和美意。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