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时评】城乡治理不能靠“大力出奇迹”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5-02-24 09:18      编辑:吕芙蓉

  ⊙之 山

  前几天,在市委党校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上,县乡干部热议起一个话题——“如何当好城乡治理的CEO”。CEO是企业首席执行官,用这个称呼来指代城乡治理的“一把手”,意思是抓好这项工作,要有企业思维、成本意识和效率考量。落到具体的工作法上,就是推动工作不能靠“大力出奇迹”。

  “大力出奇迹”是台球室里常听到的一句俗话,是形容那些球技不精的人,说他们“认真瞄只有一个袋口,大力打袋袋都能进球”。当然,这些都是调侃球员的话。须知,大力往往是出不了成绩的,所以偶尔能成功才被称之为“奇迹”。一名优秀的球员,是不能靠“大力出奇迹”的;同样,一名优秀的城乡治理CEO,也不能靠大力来创造奇迹。

  我们推动一项工作,在重视方面、在思想层面,是需要坚决的态度、果断的作风,不打折扣地执行,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是要注意避免出现“大力出奇迹”的倾向。“大力”是不切实际、不计成本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大水漫灌”、一味蛮干,这本身就意味着缺乏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城乡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总有难过的坎。如果跨不过去就靠这种“大力”,哪有那么多的人、财、物可用。盲目的“大力”,是“黔驴技穷”的表现,让基层徒增压力、苦不堪言,不仅创造不了奇迹,更有可能顾此失彼变成“闹剧”,甚至走向形式主义,加重基层干部群众的负担。

  与“大力出奇迹”相对应的是“四两拨千斤”。苦干实干也要会巧干。在地方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抓城乡治理、抓民生工作,要学会花小钱办大事。举个例子,一些地区的群众反映全民健身运动设施比较少。怎么办?是要花大价钱建运动场馆吗?未必,把城市里的公园利用起来,建一些露天小球场,花钱不多一样能受群众欢迎。干一件事,如果都不计成本地干,恐怕这个CEO谁来都能当,考验干部就在会算账、算好成本账、效率账,把钱用在刀刃上。

  有些同志也许会问:“这个‘四两’要从哪里找?”答案也不难,城乡治理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儿,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力气花在这个上面,就能看到“拨千斤”的效果。

责任编辑:邓文忠 徐镜正 周媛婷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