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惊蛰仲春始,大地万物新

来源:新华网      2025-03-05 09:36      编辑:庄文剑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北京时间3月5日16时7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时节,春意萌动,小草从土里悄悄钻出,桃花在枝头上恣意绽放,而鸭子们正试着下河戏水……大自然开始从冬日醒来,正要迸发出新活力。

  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蛰,“藏也”,意思是各种虫儿在地下冬眠,而此时又是什么惊动了它们呢?春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雷在召唤,各种虫儿睁开惺忪的睡眼,钻出洞穴,感受春光。其实,惊扰虫儿们的并非只是春雷,还有气温的回升。

 

  惊蛰时节,桃花开始绽放,吐出芳华,宋代诗人汪藻形容说“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桃花不仅是惊蛰的当令花,也是引得百花盛开的花信风,惊蛰过后,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惊蛰时节,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因其美丽的外形和清脆的鸣叫,深受人们喜爱,俨然一位春天的使者。”王来华说。

  对于黄鹂,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描绘。柳宗元说:“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杨巍说:“春城何处啭黄鹂,才听忽飞别树枝。”而杜甫的《绝句》堪称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鹂的鸣叫与白鹭的身姿,装点出一幅生机盎然和吉祥如意的春日画卷。

 

  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野间处处是繁忙景象。农谚有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的脚步从南方开始响起,并会很快延伸到北方。”王来华说。

  随着惊蛰的到来,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大自然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灵动的时节。你是不是早已醒来,期盼着投身到满目春景的大自然里?在这充满朝气、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春日里,愿每个人都能向上、向美,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统筹:孙闻、邵香云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安宁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