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闽南文化推介会暨校地合作共建活动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举行
来源:漳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5-03-07 22:19 编辑:吴颖芳校地携手育新机 闽南文化传四海
——漳州市闽南文化推介会暨校地合作共建活动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举行
漳州新闻网讯(市外办)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闽南文化走向世界,助力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国际化发展,3月6日,由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漳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漳州市二轻集体工业联社联合主办,云霄县下河乡人民政府、漳州市工艺美术馆、漳州市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中心承办的“漳州市闽南文化推介会暨校地合作共建活动”在华侨大学举行。活动面向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员班学员等留学生,通过文化推介、产品展览、协议签署、植树共建等形式,共绘闽南文化国际传播新蓝图。
(视频来源:漳州市工艺美术馆 视频制作:黄志伟)
非遗焕新 闽南瑰宝扬帆出海
闽南文化推介会上,漳州市工艺美术馆通过现场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积极展现漳州八宝印泥等非遗的独特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木偶艺术家还带来了一场精美绝伦的木偶表演,并与留学生进行现场互动,让师生们沉浸式领略到闽南文化魅力。下河乡杨桃产业带头人也向华侨大学师生分享了如何将一颗杨桃打造成闽南特色“黄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大四留学生陈娜晗喜欢闽南文化,她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体验机会,“这可以让我了解更多中国的故事”。她觉得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大家都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我觉得这个是很值得学习的一点”,回国后她希望将在福建学到的文化及管理方法运用到未来自己的工作中。

文化体验 闽南市集走进校园
活动期间,华文学院图书馆内还摆起了“闽南特色进校园”市集,漳州八宝印泥、棉花画、木偶、贝雕、剪纸、雕金盘等工美精品及下河乡杨桃干、杨桃膏、杨桃棒棒糖等优质农特产品集中展销,琳琅满目的展品及现场八宝印泥套章、漳浦剪纸体验,吸引众多留学生驻足参与。来自柬埔寨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员班学生茉莉在下河乡杨桃产业展位前品尝了一次杨桃,舍不得放下竹签又尝了一口杨桃干,好奇这其中的制作工艺,“我的家乡也有杨桃,但是今天在这边吃到的杨桃更甜,这很神奇”。来自泰国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员班学员李德浩学习中文只有4个月,但他表示近距离接触闽南文化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学习中文。他一边体验八宝印泥套章,一边端详印出来的图样,“这是漳州的风景,很漂亮,我想把他送给我的一个同样在学习中文的泰国朋友,我相信他也一定会喜欢”。


校地联姻 合作平台共建共享
活动期间,云霄县下河乡人民政府、漳州市工艺美术馆分别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和漳州市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中心签署三方《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四方单位还共同签署《基层岗位实习就业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围绕教育合作、文化推广、乡村振兴、国际传播、实习就业等方向,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闽南特色文化、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地方发展需求有机衔接。在华侨大学龙舟池畔,四方单位代表还与外国留学生共同种下杨桃树、枇杷树以及片仔癀草等草本植物,这批精心选育的树苗既为校园增添“闽南花果长廊”新景致,更寄托着“校地合作硕果累累”的美好愿景。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乡村产业国际合作与闽南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助力。下一步,漳州市外办、漳州市二轻联社还将联动国外友人及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积极搭建跨境推介渠道,服务闽南特色产品、乡村土特产“买全球、卖全球”,助力闽南文化走向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