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线漳州主城区段完成165个点位初勘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5-07-04 09:40      编辑:吕芙蓉

  R1线漳州主城区段完成165个点位初勘——

  为后续施工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漳州融媒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李细清 文/图

  施工团队在胜利路初勘预设点位进行勘探

  作为《福建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的重点工程,城际铁路R1线串联起厦门、泉州、漳州三地核心城区,是构建城际半小时交通圈、加速厦漳泉同城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增长宏伟蓝图的点睛之笔。

  如今,备受关注的R1线迎来最新进展:漳州段K2标段已于6月30日完成全部初勘工作,涉及龙江中路、迎宾大道和胜利路等漳州主城区165个点位,全长22.42公里。初勘作业涵盖哪些内容?勘探结果会对R1线线路走向、站点选址产生哪些影响?初勘需要在地面开挖钻孔,对路面通行是否造成安全隐患?聚焦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在勘探期间走访了多个勘探现场及相关部门进行采访。

  “人工+机挖”钻探至地下60米

  记者在R1线胜利西路(大学城站-西湖站)25号勘探机位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将右侧车道进行部分围挡,机器轰鸣声中路面孔洞里泥浆翻涌。

  “城市交通要道的路面以下常布满管线,进行钻探施工时需要遵循非常严谨的技术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R1线初勘采取“人工+机挖”钻探模式,先通过人工开挖出一个约10厘米长的方形孔洞至地下3米深,取样打标并确定没有管道线路等障碍物后改用机器深挖至60米处,再次进行取样。“这种深度的岩层为中风化基岩层,我们常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的方式钻出直径为9至11厘米的孔洞,必要时用跟管钻进。”现场施工负责人说道。

  由于漳州中心城区地质条件复杂,涵盖软土地基、球状不均匀风化体(孤石)、基岩凸起等多重挑战,胜利路等主城区干道也存在车流、人流密集的情况。为此,施工团队在地质勘察前期就先后邀请省内外、行业知名地质勘察及轨道交通领域专家对勘察大纲进行专项评审,同时针对沿线复杂场景及时对接城管、自然资源、住建、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逐一破解勘察进场手续办理难题,从而为勘探作业顺利开展扫清障碍。

  “初勘的每个钻孔都需要测量地下水位,其中需进行水文试验的钻孔还会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扩孔,从而评估地基承载力、地下水条件对桩基的影响等。”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遇到初勘预设点位确实不符合施工要求,施工团队会在附近区域选取新的点位进行勘探,勘察结束后形成勘探报告并细化至施工图设计,指导施工工艺选择,为后续全线施工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确保R1线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165个点位高标准回填

  “在交通干道的路面上开挖钻孔,就算恢复后路面也会留下孔痕,这样会不会对今后行车安全造成隐患?”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担忧。

  “对此大家可以放心。我们在完成钻孔取样等勘探工作后,会第一时间采用C20混凝土高标准回填封孔,约12个小时就可以恢复路面的平整和硬实。”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勘察结束的165个点位均已全部完成回填。

  记者在胜利东路北侧(益民路至丹霞路)路段看到,钻孔回填后的地面虽已经过平整硬化处理,但仍有明显的凹凸处,巡检人员正用手机拍摄这一凹凸位置图片并上传市政工程中心管理平台评估路面回填情况。

  “勘察点位开挖后施工方会回填水泥进行恢复,但水泥有一个凝固期,在凝固期过后可能会出现沉降等问题,所以我们结合日常巡查重点对点位恢复情况进行复核,如果发现沉降问题,巡检员将拍照发至平台和工作联络群,督促勘察单位尽快整改恢复。”市市政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1线(漳州段)初勘启动以来,市住建局、市市政工程中心持续开展跟踪指导,在市政道路日常巡查、维护“不停摆”的基础上,通过“巡查+指导”不间断开展勘察点位复核工作,要求勘察单位按照“完工即修复”原则对每个完工点位逐一按规范验收,回填孔洞修补平整度严格控制在市政道路标准以内,杜绝勘察点位回填后出现沉降、坑洼等影响道路平整度的问题,并对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形成闭环,确保过往车辆、行人通行安全。

  据悉,在此次初勘报告形成后,R1线(漳州段)还将启动详勘工作,对初勘中发现的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复核、评估可行性,为施工图提供精确参数,预计项目今年可全线开工。

责任编辑: 陈 岩 陈志荣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