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中的家国情怀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5-07-09 10:24      编辑:吕芙蓉

  抗战老兵于孝荣家属捐赠73件珍贵遗物——

  红色档案中的家国情怀

  珍贵遗物

  于孝荣生前照片

  近日,在市区人民新村离休家属院内,举行了一场捐赠仪式。已故抗战老兵、离休干部于孝荣的家属,将父亲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红色档案捐赠给芗城区档案馆。此次捐赠的物品,包含了于孝荣同志军旅生涯中获得的军功章、证书、纪念章等73件珍贵遗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珍贵遗物

  今年4月,100周岁的于孝荣离世。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尘封的木箱——箱内整齐码放着父亲珍藏的勋章、证书等物品。“父亲生前反复叮嘱,这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必须捐给国家。”于孝荣的儿子于云说道。这批承载历史记忆的珍贵遗物涵盖纪念章、勋章、奖状、证书、授衔礼服、胸章、个人书法作品及照片等,由其家属整理移交。

  在这些捐赠物品里,有一套珍贵的授衔礼服格外引人注目,藏青色的毛料上铜镀金枝叶领花依旧挺括。“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我父亲被授予少校,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开国少校。他当时就穿着这套礼服佩戴着一枚三级解放勋章。”于孝荣的儿子于云轻抚着勋章,揭开一段尘封的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

  1937年,七七事变的硝烟弥漫到山东桓台县,12岁的于孝荣目睹了日军焚毁课本、推行日语教学。“那时候我们成了敌占区,读的书都变了味。”于孝荣生前接受采访时曾感慨,叔叔(老共产党员)回家看到这一幕,怒斥 “这是念的什么书”,便带着他和兄弟、亲戚共4人,在1938年10月踏上了参军路。

  刚入伍时,13岁的于孝荣在文工团,40多人的队伍里,团长才17岁,其余多是12到14岁的孩子。“当时也没什么道具,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宣传抗日。”1941年,文工团撤销,他被分配到大队当文化教员,后来改学卫生知识,成了一名医护人员,在山东纵队三支队司令部卫生处当看护员。

  从这时起,枪林弹雨成了于孝荣的日常。1944年,19岁的于孝荣在长山刘家套村与日本鬼子作战,为了抢救伤员,他不顾炮火冲上前,却被一颗子弹击中——“从胸口打进去,从后边出来”,鲜血浸透了军装,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恍惚中看见部队远去,醒来时已是老百姓把他抬到了隐蔽处,后来又组织人员送到医院。“嘴里吐血,前后都是血,伤到了肺。”伤还没痊愈,他就揣着未拆的纱布回到部队,“就想赶回去,迎接大反攻!”

  也是在这一年,于孝荣转正为正式党员。而在1945年邹平县言礼庄(原言里庄)战斗中,他更上演了一场惊险的“赤手空拳缴械”——面对汉奸,他凭着一股勇劲夺下手枪、匣枪各一支,还有一辆脚踏车,受到大队首长的表扬。“抗战八年,我打了7年。”于孝荣总说,那七年里,每一场战斗都刻在心里。

  1947年起,于孝荣投身莱芙、泰安战役,以医助、材料干事身份保障前线医疗。1948年桃林岗战斗中,身为军医的他率队在炮火中完成救治任务,获四等功;济南战役中两度立功,10月因突破封锁线抢运重伤员,获三等功,对应此次捐赠的华东野战军奖状。1949年福厦战役,他以卫生队副队长身份日夜照料伤员再获四等功,渡江战役纪念章则见证他突破长江天险的征程。

  从13岁文工团团员到硝烟中的军医,于孝荣历经二十余场战斗,伤疤与勋章印证着“把日本鬼子赶出去”的誓言,成为那段烽火岁月的鲜活注脚。

  爱国情怀

  离休期间,于孝荣始终关注国家发展。于云回忆,由于父亲长期在战勤处任职,特别关注国家的后勤装备,面对神舟飞船升空与航母入列服役等壮举,老人曾感慨:“当年我们用步枪打天下,现在看到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这么强大,这让我特别自豪!”

  生活中,他积极深入乡村参加“文化下乡”活动,在“迎新纳福送春联”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村民书写新春祝福;走进学校讲述革命故事,以亲身经历诠释“红色传人”的担当;作为芗城区老年书画摄影协会顾问,他挥毫泼墨,将家国情怀融入笔墨之间。

  英雄远去,记忆永存。据了解,今年以来,芗城区档案馆联合区委老干部局,在全区范围内公开征集离休干部红色档案资料。截至目前,征集到离休干部荣誉勋章、纪念章、证件、奖状等实物和照片档案合计133件,其中包括此次于孝荣家属捐赠的73件抗战老兵档案。

  芗城区档案馆馆长钟海峰表示,这些档案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件都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我们将建立专题数据库,对这些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展览等多种形式“触摸”真实的红色记忆,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漳州融媒记者 王琳雅

  通讯员 张龙腾 颜黄艺 文/供图

责任编辑/吴志润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