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体质施治 湖南名医周小青解脑血管难题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5-07-12 10:49      编辑:吕芙蓉

  周小青(右一)为患者诊断

  “谢谢周教授,我感觉已经好了七八成了!”7月9日,在漳州片仔癀名医馆芗江分馆内,一位有脑梗后遗症的患者兴奋地对周小青说道。今年5月底首次来就诊时,该患者行动不便,表情痛苦,通过诊治开方,周小青为他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行动自如,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周小青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临床擅长运用中医四诊方法,诊断各种疑难疾病(杂证),提供精准治疗。此外,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与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声名远扬,无数患者因他的精心诊治而重获健康。2025年3月起,他受漳州市“圆山计划”邀请,来到片仔癀名医馆坐诊。

  周小青来自湖南,小时候,他两次亲身体验中医的神奇疗效,从此对中医心生向往。9岁时,他不幸被竹叶青蛇咬伤,当地中医以草药外敷和煎水泡脚的简单疗法,使他迅速痊愈;14岁时,他腕关节受伤,经浏阳社港医院江述吾医生的中医正骨治疗,瞬间恢复。这两段经历为他日后的从医之路埋下伏笔。

  怀揣着从医梦想,1975年,周小青到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就读,1978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80年攻读中医诊断学硕士,1995年攻读中医诊断学博士,同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997年,周小青被评为教授,2005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目前,周小青已获得省部级科技奖9项,国家与省级教学奖3项。

  周小青曾经两次公派留学,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上,拓展国际视野。1987年,周小青作为我国首批公派留学的中医学者之一,远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研究生院访问。带着一根小小的银针,他在国际上露了一手:一位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手部不适的患者,经他针灸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一位在心导管检查时突发心绞痛的患者,经他掐内关穴急救,疼痛瞬间消失。出色的表现,为他赢得了一次在国际性医学论坛上交流发言的机会,为中医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赞誉。2003年,他再次前往英国,赴帝国理工学院欧洲心脏科学研究中心访学。

  在中医心脑血管科领域深耕多年,周小青的成就卓著。他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颈动脉斑块、静脉曲张等病症有独到见解与丰富经验。曾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服用其7剂药后便显著改善;还有心脏瓣膜脱垂患者,长期服用他的方药得以稳定病情。在脑血管疾病方面,他系统研究了脑萎缩、脑梗塞、脑溢血等常见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一位脑萎缩合并腔梗的患者,经他数月精心治疗,记忆力明显好转,肢体活动能力显著增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在临床上,周小青还擅长体质诊断。他认为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及结节预防方面,主张未病先防。经多年研究观察,周小青发现,阳虚体质人群易患结节、囊肿、反复感冒、慢性鼻炎等疾病。为此,他提出“温阳以化痰湿,疏肝解郁调达情志以散郁结”的调理原则,并根据患者体质差异,量身定制个性化调理方案,涵盖饮食起居、中药调养等多方面,助力患者增强体质,抵御疾病侵袭。

  在行医过程中,周小青注重中西医融合。他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医强调整体观、动态观,擅长宏观把握疾病,注重个体差异;西医则在微观层面的精细化检测与治疗上更具优势。临床实践中,他善于将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检查结果有机结合,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诊断风格上,周小青追求细致和精准。面对患者,他会追问到诸多患者平时可能没有留意到的症状细节,如肠胃消化情况、口味变化等。通过这些细微之处,周小青不仅能判断当下病症,还能结合多年经验追溯既往病史,甚至预判潜在疾病风险,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全面依据。

  ⊙漳州融媒记者 林昕蓉 文/供图

责任编辑: 陈晓云 孟庆昊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