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变“书吧” 阅读更“自然”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2025-07-13 10:00      编辑:庄文剑

  漳州在6个公园免费开放市民共享书屋,引领城市阅读新风尚——

  公园变“书吧” 阅读更“自然”

  市民在江滨公园共享书屋内阅读

  近日,随着江滨公园与芝山公园两座市民共享书屋正式对外开放,漳州已在6个公园(还包括中山公园、西溪亲水公园、九龙公园、西院湖生态园)免费开放了市民共享书屋,月平均接待读者约5000人次,在构建“15分钟阅读圈”和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再次迈出坚实一步。

  在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传统图书馆的严肃感得以消解,读者暂时放下城市喧嚣,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让书香与自然、生活融为一体。

  因地制宜建设 阅读触手可及

  公园内的共享书屋,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触手可及”的便捷性。公园是日常休闲、锻炼的优选之地。如今有了共享书屋,市民可在散步、健身之余,随手取阅一本心仪的书籍,省去了图书馆的办证流程或书店的消费压力,实现“路过即阅读”的零阻力体验。

  “以前带孩子来公园玩,除了看风景、做游戏,好像就没有别的活动了。现在有了书屋,孩子玩累了,我们就可以过来看看书,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江滨公园共享书屋,市民郑女士正带着放暑假的女儿阅读绘本。

  这个约120平方米的空间由自行车驿站改造而来,设计上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书屋内采光良好、座椅舒适,读累了,抬头即可望见窗外郁郁葱葱的绿地。

  2021年11月,市风景园林中心的职工书屋被评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自此,市风景园林中心创新举措,结合园林工作、便民服务,因地制宜把书屋建到公园里。

  共享书屋均是由公园内原有构筑物或建筑物提升改造而来,但不同公园的人群画像,催生了共享书屋的不同个性。江滨公园、西院湖生态园两座共享书屋,位于儿童游乐场和健身区域周边,人流量较大,图书类型以儿童故事、绘本为主,内部环境温馨又充满童趣;芝山公园将芝苑涵碧馆改造为共享书屋和芝山学堂,占地面积约820平方米,碧水绕亭榭、飞檐点翠微,尽显中式园林韵味。

  共享共治 完善城市阅读脉络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书籍,引入多方主体共同运营管理,实现共享共治。”市风景园林中心总工室副主任黄小梅介绍,目前,书屋已整合市图书馆、城市书店、企事业单位及职工捐赠等各方图书资源9500余册,并且不定期进行更新、补给和交换。

  “共享”是书屋的灵魂。在西院湖生态园共享书屋内,记者注意到,书架上不仅有市图书馆藏书,也有不少由市民捐赠的旧书。这些书籍虽然有不少翻动的痕迹,但被打理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这种“你捐我阅,我阅你享”的模式,既盘活了图书资源,也传递了互助共享的社会风尚。

  不仅如此,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江滨公园与西院湖生态园的共享书屋由市图书馆与市风景园林中心合作共建,设有图书自助借还机,可以实现与市图书馆书籍的通借通还,让阅读资源流动更高效。

  “共治”是书屋的基因。“共享书屋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替代传统阅读空间,而是用毛细血管式的分布填补城市阅读脉络的空白。”黄小梅认为,共享书屋不追求藏书规模或商业转化,本质是打造一种基于公共空间的轻量级知识共享生态系统,满足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因此,共享书屋依托“市民园长工作室”项目,引入具备国学教育、文化传播专长的社会机构,作为“公园国学讲堂”的师资团队;与市图书馆共建,由市图书馆派出专业讲师,定期组织绘本故事讲读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功能。

  ⊙漳州融媒记者 黄天航 文/图

责任编辑:陈晓云 孟庆昊

本网简介 | 广告报价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50号 闽ICP备05033713号 新闻热线:2028110[8:00-18:00]
法律顾问:福建南州律师事务所 周红 漳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